随着全球城市人口的迅速集中,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多样化、活跃度及便利性需求日益增加。
大量迁居城市的人口要求城市建筑具有多重功能,且运行良好,而资源短缺等全球问题对城市建筑提出了更高的多功能要求。真正将住宅、商业、文化和运输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将各项活动并入一栋建筑或一个社区。在拥挤的城市中采用并细致地执行综合体项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site functionality and to provide you with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our use of cookies on the website by reading our Cookie Notice. By using this website or clicking OK,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随着全球城市人口的迅速集中,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多样化、活跃度及便利性需求日益增加。
大量迁居城市的人口要求城市建筑具有多重功能,且运行良好,而资源短缺等全球问题对城市建筑提出了更高的多功能要求。真正将住宅、商业、文化和运输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将各项活动并入一栋建筑或一个社区。在拥挤的城市中采用并细致地执行综合体项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体并非新形态;古罗马时代建在多层建筑中,包含商店和公寓的图拉真市场(公元前11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体项目之一。历史学家认为市场的骑楼曾是图拉真皇帝的办公楼,目前已经发掘藏书室遗址。汽车和电信技术在20世纪的崛起扩大了人们的居住范围,建筑物四散蔓延。过去30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入城市,综合体建筑物经历了重大的考验和新生。期间,KPF对综合体建筑形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KFP于1989年完成的北密歇根大道900号是壮丽大道最早的垂直、多样化大楼之一。项目融合了五大功能:以Bloomingdales为首的购物中心;四季酒店;大楼下部的办公楼;高层的托管公寓;规模居全市前列的大型停车场。大楼高260米,四个‘灯笼’状结构体构成大楼顶部,以美妙、统一的姿态融入芝加哥天际线。北密歇根大道900号是KPF设计的第一个综合体项目,目前是芝加哥第八高楼。
得益于租户和居民希望街面保持美观、引人入胜的共同愿望,每一个楼层的价值都得到了提升。北密歇根大道900号表明,同建筑元素本身一样,不同的功能可以相互聚集,产生新的协同效应,起到1+1大于2的作用。
继北密歇根大道900号的成功之后,KPF承接了日本铁路中央双塔和车站的设计工作,项目位于日本名古屋,2000年完工,包括110万平方英尺办公面积、一家有700多间客房的酒店、10个饭店、一个5万平方英尺的会议中心。日本铁路中央双塔的特别之处在于项目建于全世界最大的火车站——名古屋车站之上。车站含两条国营铁路线、两条私营铁路线、四条地铁线、日本铁路和城市公交线路以及新干线子弹头列车。项目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可一览名古屋全貌,中间设置办公、餐饮、住宿、会议设施。项目将北密歇根大道900号的商业协同效应完美地融入整个车站,不仅以10~15层的高空公共空间和空中街道开创了垂直生活的先河,还连接公共交通,成为首个亦是最成功的公交导向式项目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KPF设计了多个备受关注的综合体项目,包括2003年竣工的东京六本木新城,迄今仍然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私营城市改造项目。其次是中国的几个项目,包括2001年竣工的高端购物办公项目上海恒隆广场;2006年竣工的香港置地广场,包括商业翻新和扩建工程及精品酒店增建工程;2010年竣工的环球贸易广场,包括办公、世界上最高的酒店及地下的新建交通枢纽;2012年竣工的希慎广场,包括32个办公和商业楼层,直接连通铜锣湾站。
在此期间,当时的上海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接近尾声,并于2008年竣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面积38万平方米,设商业办公两用设施及上海柏悦酒店。主楼以两条象征着天空的巨型弧线造型,在97层形成梯形开口,成为上海浦东中央商务区闹中取静的幽雅所在。作为一个超高层项目,建筑设计的工作范围超越了建筑内和基地内的范围。同北密歇根大道900号一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是上海城市天际线的重要构成要素,自建成开始一直被视为上海的文化和商业符号。
在继续设计高层和超高层大楼的同时,KPF惹人注目的垂直叠加设计公式也影响了事务所的街区设计。如何在城市公共广场中发挥摩天大楼的密度优势?答案是体量。在这方面,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就是很好的例子。静安嘉里中心是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设置的综合体,包括两座塔楼、商业裙楼、酒店(508间客房)、活动中心及办公配套设施。静安嘉里中心是邻里历史特点与现代风情相融合的产物,是高密度生活与城市街道体验的结合体。沿露天通道内设置店铺,方便行人活动。地面层按人体比例采用照明、色彩、质地等建筑元素作精心整合,使塔楼有机衔接街道。与此同时,项目高楼联络两个现有的办公集群,显著完善了城市天际线。
在一个街区综合体打造过程中积累专门知识,在另一个街区综合打造过程中实施改进,不断提高项目质量。伦敦科文特花园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建筑内涵而闻名于世,其第一次总体规划可追溯到1609年。在科文特花园项目中,为了实现街区的整体改进,综合体思维延伸到了微调元素。科文特花园饱受拥堵、破旧的设施、密集的游客等问题困扰,成为令伦敦本地人敬而远之的地区。KPF运用综合体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把古老的科文特花园视作一个产生各种不同体验的功能实体。总体规划提出三大措施:公共区域改造、传统资产的保护与再定位、用新建筑更换不起作用的过时建筑。
21世纪以来的项目体现了综合考虑建筑体量和整个地区体量的全新的综合体设计手法。项目集文化场所、公园绿地、可通行购物区、可通行娱乐区及无缝的交通连接于一体,丰富了所在城市的肌理,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吸引优质租户前来租赁楼层,从而在城市的活力中心占据一席之地。在亚洲发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综合体项目引起了踌躇满志的欧美开发商的注意,纷纷委托KPF及其他事务所承担欧美地区的项目设计。
哈德逊广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项目的建设面积达到11,340,000平方英尺。拥有20多年综合体经验的KPF负责主持项目的设计工作。有机协调基础设施和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方法是哈德逊广场项目的根本特点。为了实现瑞联的宏伟蓝图,用两个平台串起长岛铁路公司30多条在用的铁轨。目前正在铁路站场顶上建设52层和90层的大楼。建成后的大楼将穿过平台上升,沉箱桩钻至两条铁路线中间的基岩,为结构提供支撑。哈德逊广场集公私、交通、零售、商业、居住和教育为一体,是继洛克菲勒中心之后纽约最复杂的综合体项目。
综合体形态走到哪里,火到哪里。在芝加哥,北密歇根大道900号开创壮丽大道的发展先例。在日本,六本木新城和日本铁路中央双塔成为人口大城市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联系交织的城市社区。在中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环球贸易广场分别成为上海和香港的垂直密度和文化符号。现在,KPF把全球综合体项目的优势带到了纽约和全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综合体建筑将成为提高人性化程度的重要工具,对城市的长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